郑州垃圾清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施工实景  |  服务项目  |  设备展示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Service 服务项目
清运高校垃圾
各类房屋拆迁废墟
生活垃圾清运
城市垃圾处理
News 新闻动态
贴心换装温暖人心,得到好评不
中秋佳节传递爱心,为环卫工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他们全
交通安全无小事,时时刻刻要关
让车辆整洁,为市容添美
Contact 联系我们
郑州绿城垃圾清运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603710535 / 0371-55151362
联系手机:18603710535 / 15638554888
公司地址:郑州市文化路与国基路向北100米路东垃圾中转站
节日活动  

“二月二”是个敬意与春意的好日子
发布人: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7/2/27 

   今天(2月27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老北京人俗称“二月二”,它也称青龙节和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帝王将相,会在这天举办盛大的祭祀典礼,祭祀先农,祈祷五谷丰登;而平民百姓则会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关于这一天有非常多的传说,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习俗。
   除了人们广为熟知的“二月二剃龙头”这一习俗,旧时的北京城,人们会在这一天去土地庙祭拜土地爷;嫁了女儿的人家,这一天会把女儿接回来团圆;人们还要制作一些特殊的食物,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农历二月正是春意勃发的日子,这一天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日子……
   帝王祭祀先农
   龙在我国各民族人民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代先民们认为龙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来实行。这一制度被世代延续,明清两朝,二月二这天,祭祀先农和皇帝亲耕成为重要的祭祀典礼内容。
   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自耕田,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明制是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四趟;清制改为往返犁地三趟,然后,从西阶登观耕台,观耕结束后,由东阶退下。
   至今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的《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就描绘了雍正皇帝出宫至先农坛祭先农神的礼典以及皇帝作示范性演耕的情景。
   据有关史料记载,为了保障亲耕典礼的顺利进行,清代皇帝在耕耤之前,都要事先进行演练耕田。圆明园以及中南海的丰泽园,是当时两处重要的演耕场所。
   有意思的是,嘉庆皇帝有一年亲耕时,还闹出过笑话——碰上了“不听话”的耕牛,牛将亲耕典礼变成了闹剧。当时,嘉庆来到先农坛亲耕,碰巧顺天府所备耕牛不驯服,一时发起了牛脾气,死活不肯耕地。顺天府换了很多头耕牛,嘉庆还是无法驾驭,最后在御前侍卫的帮忙下,勉强耕了三个来回。嘉庆完成礼仪后,又命官员去耕地。这些官员不会耕地,无法驾驭耕牛,因此使得耕牛四处逃跑。嘉庆十分震怒,当天就向军机处发了上谕:“耕耤为劭农大典,顺天府供备牛只,平时不勤加演习,玩忽从事。著将专司供办之大兴县知县沈守恒、宛平县知县张洽俱先行革去顶戴,交部严加议处;顺天府府尹费锡章系专辖之员,著交部严加议处。”
   不过,在民间,关于二月二的俗语以及习俗越来越丰富。比如,“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不下雨”,意思就是龙抬头意味着天地交泰、云兴雨作而万物生长。另外,唐代以后,北方部分地区把二月初二认为是“迎富贵”的日子,流传有“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满地流”的俗语。
   这些虽是俗语,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国农历二月时,气候已转暖,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与春耕播种之时,古今人们都祈望着新的一年农业丰收。同时二月二也是惊蛰节气前后,百虫蠢动,而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只好企盼着龙出来镇住各种毒虫。
   到了明清时候,北京城有着非常多的歌谣、民俗与食俗等内容,有一些还留存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是笔者年少时唱过的一首民谣,它写在家中一幅名为“皇帝耕田图”的年画上,年画上画的是身穿龙袍的皇帝手扶犁把躬耕籍田,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那牵牛的则是一位七品县官,画上还画着提篮送饭的皇后和几个宫女。这张年画儿极具情趣,六十多年过去,仍记忆犹新。
百姓敬土地神
   民间传说中,虽然土地爷在众多神仙中不怎么显眼,但先民们却认为“万物土中生,地能载万物”,于是在人们心中将土地奉为神,尊土地爷为“社神”。传说治理洪水的大禹,在死后被尊为“社神”,社神被玉皇大帝派到人间专管人间土地及有关事务。
   每当立春后的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向供奉的土地爷像或自家制作写着土地爷名讳的灵牌焚香祭拜,这一天,人们还要杀猪宰羊,雇戏班子演戏,热闹好几天,这是最初的“社戏”。
   土地庙在民间一直备受百姓的欢迎。旧时,四九城的城乡村镇乃至农家院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土地庙。据《乾隆京城全图》记载,昔日北京城有40多座土地庙,但实际上北京的土地庙远不止此数,这还不包括三圣庙、五圣庙、七圣庙等庙宇中的土地神。
   老北京宣武门外曾有个三层大殿的大土地庙,清光绪《顺天府志》载:“每旬之三有庙市,游人杂沓,与护国、隆福两寺并称胜。”这里举办的庙会,是老北京五大庙会之一。这是大的土地庙,还有很多小的土地庙,据《海淀古镇风物志略》记载,当年在老虎洞西口路北拐角处的利顺祥烟铺后院,有一处用石头垒砌的小洞,洞中有一座小土地庙。笔者曾居住过的一个胡同里,也有小土地庙,庙里奉供着一个土地爷,常见人在小庙内焚香叩头。
   当然,当时级别最高、规模最隆重的,要数皇家的土地庙——“社稷坛”(中山公园内)了,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稷坛是一座三层的方台,每层都有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祭台的地基也全部用汉白玉石铺垫。台上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铺设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壤,所以也称作“五色土”。
   剃龙头与回娘家
   关于二月二的习俗,现在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二月二,剃龙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一到农历二月初二,北京城大街小巷的理发馆里人满为患。
   这个习俗为何如此盛行?因为在民间,流传着另外一句俗语:“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理发店,只能等到农历二月份才去理发。
   不过,“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属于误传。当时,清军进入北京城后,曾传令原汉族民众一律学清满族人,剃光头只在后脑留个辫子。但汉族百姓心里并不服气,每次剃头时必想起曾经的满头黑发,所谓“剃头思旧”,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剃头死舅舅”。
   关于“二月二儿剃龙头”也有故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访游乐后回京师途中,游船停靠在天津卫,他看见有些农家的小孩在剃头,乾隆想起那天是二月初二,灵机一动也想剃头,他下谕旨后随行官吏急忙找来天津卫最好的剃头匠,但来了几个都没剃成,皇帝都不满意。原来过去给皇上剃龙头,剃头匠是不许一只手按着皇上的头,一只手拿剃刀剃的,天津卫的那几个剃头匠不懂这规矩。后来找来个懂得此规矩的剃头匠,剃好了乾隆的头,乾隆一高兴给了好些奖赏,剃头匠领了赏赐高兴而去。此事儿传至四九城,就成为“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
   其实,在二月二,民间还有很多习俗。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万虫伏藏。元人欧阳玄写的《渔家傲》词中曰:“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清人潘荣陛在他写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也载:“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呼为引龙回。”意思是说,二月二这天一早,人们用细炉灰或石灰从大门街外井台开始一直撒向房中床脚,再沿墙根撒向灶台边,是为了“引龙回”,让神龙镇住各种害虫,至今北京一些农家仍有此习俗。
   《燕京岁时杂咏》曾有这样的描述:“祭饼熏床虫子收,青龙今日定抬头。”这句诗写旧京百姓家于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用油煎春节剩余的面食供品,以油炸味儿来熏屋子熏炕,俗曰熏虫儿。除此之外,老北京也有“敲呀敲,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敲呀敲,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不下墙”以及“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等众多民谣民谚。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这句歌谣说的是老北京城二月二的一个传统民俗:接出嫁的女儿回家。旧时,新婚不久的男女,正月里媳妇必须在男方家里,因此,正月后二月初二这天,娘家要去接回女儿,让女儿在家住上几天。接女儿时,父母常在大门外迎接,并用已制作好的年糕或花糕贴在女儿的额头上,母亲还会说一些“盼我女儿家日子越来越红红火火,节节升高”之类的祝福话。女儿回来时,也会带丈夫家新磨成的玉米面或白面倒在自己父母家中的粮仓内,以示给娘家填仓,这个习俗至今在一些农乡里仍有传承。
吃春饼及爆米花
   除此之外,二月二还流传着众多在饮食方面的习俗,吃春饼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春饼是用温开水和面揪成一个个小剂儿,在两个剂儿的一侧抹上些香油,把两个连一起,擀成约七寸见圆的面饼,放在饼铛上烙熟。由于烙出的薄饼上留有很多烤烙出的糊点儿,非常像龙身上的龙鳞,故称为龙鳞饼。这天,常吃的食物也冠以龙的特征,比如吃饺子叫食“龙耳”,吃面条称为吃“龙须面”,吃馄饨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称为食“龙子”。吃馒头或春卷儿叫吃“龙蛋”,吃鸡爪子也被称为吃“龙爪”。
   除了吃春饼,这一天人们还要吃猪头和鱼头。自古以来猪头是祭奠神祖的供品,人们将猪头视为龙头来奉祭,是吉祥兆头的标志,不是随便能吃的食材。民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杀了猪后每天饭菜都会有点肉,待正月过完,肉也吃完了,就剩下祭奠用的猪头,正好二月二时,就把祭祀用的猪头拿来食用,由此形成了这样的风俗。
当时,也有百姓家选择吃鱼头的,这取自于“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其寓意为吉祥福顺。还有人家会在这天用发好的白面擀成长片,放入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似龙的长条,放入笼屉,蒸熟后全家分食,人们称为“吃懒龙”,意思就是吃了似龙状的食物可以解除春困与懒惰,抖起精神过好日子。
   有趣的是,北京人最爱吃的美味小食品爆玉米与“二月二”龙头节还有联系。传说武则天“立周”称帝后,惹得玉皇大帝震怒,便传谕四海龙王在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龙王看到人间因干旱而饿殍遍野的惨状,他偷偷地为人间降下雨。百姓得救了,而他却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五台山山底下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惹想重返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为报龙王降雨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哪里都找不到。到了二月初一这天,正逢赶集之日,有个老婆婆赶集去卖玉米,袋口松开金黄金黄的玉米籽撒了一地。人们看到后想,这不就是金豆,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大家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都在大院内支起锅爆炒起了玉米,并在院中设案焚香,拜奉龙王。玉帝在天上向下一看,那金豆真的开花了,遂将龙王免罪释放。打这以后每年的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唱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以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还有一首诗云:“祭饼薰床虫子收,青龙今日定抬头。剪金贴额邀神眷,还约拈香到涿州。”意思是说,在二月二,人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额头上都贴满了金子,然后到涿州的碧霞元君庙烧香奉拜,以祈求吉瑞祥福,故二月二也被称为踏青节。
   另外,自明清以来,二月二这天,北京城周边的乡村都会办祭祀龙王的活动,民间的香会也在龙王庙内外出演社火,演出舞龙与舞狮等精彩节目,企盼龙抬头后下雨滋润大地,农作物大丰收。老百姓家里也会用彩纸剪些猫、鸡、葫芦以及“福”字等图案作为镇物,然后贴在屋墙或玻璃窗上,意思是让猫逮老鼠,让鸡啄吃害虫,企盼着吉祥如意。

上一条:更新中...
下一条:二月二这天 京城市民做三件事今年一定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CopyRight 郑州绿城垃圾清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部地址:郑州市文化路与国基路向北100米路东垃圾中转站  电话:18603710535 / 0371-55151362  邮箱:1770894957@qq.com  在线QQ:1770894957 豫ICP备20012635号
郑州绿城垃圾清运有限公司专业垃圾清运,服务内容如下:各种建筑装修、酒店宾馆、小区生活、拆建垃圾清运等服务.
版权声明 | 投诉/建议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